太赫茲波治理技術
太赫茲波是電磁波的一種, 頻率在0.1THz到10THz,波長大概在0.03到3mm范圍,介于微波與紅外之間。兼具光與波的特性,包括類似光的直線性、以及因共鳴(彼此波長一致)被特定分子及分子間運動所吸收,促進物質各種形態活性的粘性。經過太赫茲波處理后,水分子、水分子團和各種污垢的微觀粒子產生同頻共振,水的溶解能力增強;污垢的微觀物理形態發生改變,如堅硬的變得松軟,針狀的變成圓形等。菌藻等微生物在太赫茲波的干擾下,難以積聚繁殖成活,直至自然死亡,從而黑臭水體得到凈化。經過太赫茲波作用后的水稱為太赫茲水,自來水經太赫茲波凈化后可作為直飲水。在出水段可增加太赫茲波裝置將出水水質提升至飲用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