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在鐵路行業的應用概述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需要,鐵路運輸為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經過一系列大提速和跨越式的發展,電力機車、新型客車、高速列車、重載列車……越來越多的現代列車相繼投入運用,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鐵路火災問題的廣泛性、危險性和復雜性。
鐵路系統火災危險性和復雜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列車在開放系統中高速運行,同時又以更高速作為追求的目標。由于高速運行,勢必容易產生隨機因素,發生火災的危險性增大。
2、 列車本身結構含有大量易燃、可燃材料,加之通風換氣設施和運行帶來的疾風,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從而使列車火災發展迅速,難以控制。據測祘:一個普通型車廂的潛熱能可達118.83×106MJ,超過面積相同的一般民用建筑(包括家具)的8倍,超過高級賓館相同面積的3倍。在高溫下,這些材料熱分解加劇,熱分解產生的可燃氣體引起更激烈之燃燒產生更多的熱量,使燃燒蔓延迅速。
3、 鐵路運輸對象構成復雜,所運載之貨物品種繁多,乘坐的旅客來自四面八方,處在運動著的、變化著的體系里,失控面大,又往往遠離消防站,加之列車沿線地區缺少水源和消防器材,一旦發生火災,勢必造成撲救困難和人員物資疏散困難,易釀成大火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4、 鐵路火災因素重多,操作不當、設備故障、列車事故、貨物自燃、餐灶火源、人為弄火、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等等,都能引起火災。
5、 大型客運車站人員密度大、流動性大,人為的恐怖活動增多,出現爆炸、燃燒、毒氣釋放等等事故后,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1、 消防設施落后。多數沿線車站因缺少水源或水壓不足,采用儲水池、沙土或干粉筒滅火,達不到撲救列車火災的要求。
2、 長距離大型鐵路隧道的消防設施空白,現有滅火技術手段,無法撲滅列車火災。
3、 沒有適應鐵路特點的軌道消防車。
4、 大型客運車站應對突發恐怖事故的手段蒼白,現有設施無法應對。
《鐵路消防十年發展規劃》要求:“遠離城鎮、交通不便、缺少水源的沿線車站要按《鐵路消防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消防點,在五年內,力爭使四等以上車站都具備撲救列車火災的能力;對消防水源和消防設備不足的客技站、車輛停車庫,要分期分批進行更新改造,五年內達到能夠自救的要求,其他長期大量停放客車的場所也要逐步完善消防設施;十年內,危險品倉庫、1000平方米以上的貨運倉庫都要增設自動報警、滅火裝置”。“積極開展鐵路消防科技攻關,力爭五年至十年內,在長隧道、油罐列車和機車,特種車輛以及易燃貨物的防火、滅火等方面有所突破。”“對車站、貨場倉庫、客車,編組站場缺乏消防設施等重大火險隱患,要下決心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達到專項治理,力爭五年至十年內全部解決。
《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局部修訂條文匯編》關于《鐵路工程設計防火規范》7.3.1 條第3款“…無消防水源的車站應配置……配備移動式高壓細水霧滅火裝置2套。”
一等以下四等以上鐵路車站目前用于消防的主要裝備是消火栓、干粉或泡沫式滅火筒,這些裝備受沿線車站水壓偏低、水源不足,消防車輛難以靠近等因素制約,往往在使用中達不到撲滅列車火災的要求,即是在沿線車站采用挖池儲水,用手抬泵、水槍進行滅火,因傳統滅火水槍用水量大,滅火能力非常局限,儲水易腐需經常更新、維護等,難以達到滅火要求,且成本、維護費用較高。因此,采用高科技的高壓細水霧室外消火栓滅火系統裝備四等以上車站,必能達到鐵道部消防規劃要求,且更高效可靠。
海力特公司為鐵路車站研制的專用高壓細水霧室外消火栓裝置,采用集成柜式控制,跟據站臺需要設置消火栓,可單點單排或多點多排等多種形式布置,另可根據需要配置膠管,水平距離可達2000米。且占用空間小,易保養維護,是解決沿線車站水壓低、取水困難、無法有效滅火等狀況的首選滅火技術裝備。
大型車站候車室采用高壓細水霧室內消火栓系統,除上述優點外,且在原傳統消火栓的基礎上無需較大改動,成本低,滅火效率高,能限度保障室內人員安全。
編組站、大型貨運車站,目前仍采用傳統低壓水槍,如采用海力特高壓細水霧消防炮,可360度旋轉,俯角掃射,射程可達70m,當列車發生火情時,可及時有效撲滅列車火災。
1、救援列車擔負著緊急搶險、救援任務,鐵路列車一旦發生大事故,同時伴有火災發生,但救援列車上不具備撲救大火的能力。將高壓細水霧裝置安裝在救援列車上,可增強救援列車搶險功能,快速完成搶險、撲火任務。
2、研制高壓細水霧鐵路軌道消防車,可解決鐵路行業無移動軌道消防設備的空白,加強對列車、鐵路沿線、隧道橋梁的防護和救援作用,可運行于充滿濃煙和高溫的隧道內,快速處置各種事故。
多功能軌道車的載水量完全能撲滅大型火災,可進行滅火、降煙、生化洗消、搶險救援和處置突發事件,也可進行噴灑消毒衛生防疫、清洗路邊行道景觀樹、清掃站臺等等。多功能車工作時,可根據需要按認定比例自動添加泡沫、消毒液等。
我國現有和在建的鐵路隧道近5400座,其中長隧道超過100座,特長隧道有3座,除米花嶺和秦嶺隧道外,均無消防設施。隧道內一旦發生火災,由于隧道空間閉塞,自然排煙不暢,因而煙霧比較大,燃燒產生的熱量不易散發,給撲救和疏散人員帶來困難;燃燒在車輛之間蔓延較快,并且燃燒易轉化成爆炸,使得路軌變形,所以車輛也難以進行疏散;燃燒物質集中在狹窄的空間中燃燒,在隧道內缺氧狀態下,易產生一氧化碳等毒性氣體,撲救難度更大。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用固定式高壓細水霧管網滅火系統,可降煙降溫、局部滅火、全隧道滅火,可解決鐵路長大隧道無消防設施不能滅火的問題,有效撲救隧道內火災,減少隧道火災損失,降低溫度,保障人員財產安全。
(五)在客車停車場所、機車維修廠房、貨物集散地、行包房等場所的應用
采用高壓細水霧管網式或消火栓滅火系統可有效控制、撲救火災,保障上述場所安全。
各級鐵路調度所、指揮中心、旅客列車,采用高壓細水霧管網系統,能快速撲救火災,且無需疏散人員、保證人員、設備安全。
鐵道部調度指揮中心,經多方論證已采用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作為該中心的消防措施,也是鐵路系統首例使用該技術于實際。
鐵路運用的機車按其源動力可分為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是油、電、高溫三位一體的高速運行載體。由于機車特殊的構造,集電器控制、燃油供給系統、機械和管路系統與一體,因此發生火災的危險性較大。機車一旦發生火災,僅靠機車上配備的四只干粉或氣體滅火筒根本無法阻止火災。因此,現代化的機車急需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來提高既有機車的消防保障能力。
用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對既有內燃、電力機車進行改造,充分發揮該技術能撲滅A、B、C類火和電器火災的優勢,極少量的供水,不損害原有機車的構造,安裝簡單可靠,駕駛人員無需進入機房即可快速滅火,充分保證設備及人員安全,改寫機車內現有消防器材不能撲滅火災的歷史。
綜上所述,細水霧滅火技術將以其優秀的品質為和諧鐵路建設提供安全的保障!